(脑子寄放处,本来没打算开通此业务,结果发现进来几个带脑子的。) (考究党勿进,不想被喷,看个小说而已,没必要,实在没必要,您就看一乐,不喜绕道走。) …… 一九五三年夏。 京城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 “来,到了,就是这个院。” 一位年轻的干事,领着两位背着行李的年轻小伙子,来到一座四合院门前。 年轻干事脸上带着充满热情的笑容,给两位小伙子介绍道:“你们知道这个院以前住的什么人么?” 两位小伙子疑惑的摇摇头,好奇的打量着这座院子。 这座院子是京城正规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金柱大门上安装着抱框和大门,门前有少量的空间。 “这个院子是个五进的大四合院,这要是在清朝,那都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才能住的地方。” 看到两位小伙子惊讶的样子,让干事介绍的更起劲。 “不过,清朝老早就覆灭了,现在是新国家成立,社会主义时代,咱们老百姓当家做主,所以,这里现在是咱们老百姓住的地方……” 干事边介绍边带着他们往里走…… 过了朱红大门,看到一座影壁,拐过去,过了卡子墙,就来到倒座房,倒座房没碰到人,他们就过了垂花门,来到前院,看到院里有位三四十岁的妇女,怀里抱着个一两岁的娃娃。 她看到年轻干事三人问道:“同志,你们是……” 年轻干事笑着答道:“婶子,我是红星轧钢厂后勤干事王平,这两位是我们厂新招的工人,这位是赵东平,这位是贾东旭……婶子,我们厂新的职工房还没完工,所以厂里协调你们这片街道,让我厂职工安置在你们院。” 红星轧钢厂公私合营后,扩建厂区,扩大经营,招聘工人,一时招人太多,厂区也住不下,就连东直门城门楼里都安排住满了人,结果还是住不下,厂里领导只好跟上级汇报,上级让厂领导协调街道,安排工人入住。 妇女恍然大悟,“哦?那我明白了,只是街道怎么没过来人呢?” 不怪这位婶子会这么问,实在是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