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姑娘,还没醒来啊?快起来吧,太太唤您去前院,说是刚来京城,给家中几位姑娘做几身春装,省的出门被人瞧见说咱陈家小家子气了。” 云荞这才起身,坐在床上,她缓和良久,才回神来。 九年了。 她总是想着,有天睁开眼醒来,她就回到现代去了。 去年十月,她跟随舅舅一家从陕北庆丰县入京的,足足走了一个多月, 等到冬月中旬才到了京都。 陈家老爷陈如海是庆丰县的知县大人,本家就是陕北人氏。 云荞便是陈如海那胞妹的女儿。 陈如海胞妹嫁给陕北县乡绅云家,云家家境富庶,育有一子一女。 北和八年,天下大旱,云家遭了一场大火,原本富裕的家庭被大火烧的一干二净。 云荞的哥哥和父母,都死在那场大火中,家中只剩下六岁大的云荞, 赶巧被奶娘和丫鬟带着出门玩儿去了,躲过一劫。 后瞧云荞年幼,没有长辈可抚养,云荞奶娘冯氏,将云家田产和庄子变卖,将家中佃农以及活契因火丧命的奴仆家人安顿好。 带着剩下的钱财,让云荞投奔于舅舅陈如海家。 陈如海在京科考之时,朝中大臣瞧他为人老实,又读书又好,便请人撮合,与大理寺卿周大人家庶女周家三娘成了姻缘。 陈如海高中举人之后,原本也是在京任职。 他为人太实在,无意间得罪了人。 后被降回陕北任职知县。 也是这几年,周家在朝为官权势也大,周三娘也就是如今的陈夫人。 便求了周家老夫人,好不容易给自己丈夫争取了个机会。 加上陈如海在陕北呆了有十五年之久,政绩不算极好,也但不差,将十几年前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治理的不说富庶,也算是百姓安居乐业。 他又散尽家产,上下打点,这才入了京都,成了京官。 如今即将任职鸿胪寺一职,主管招待外宾事宜。 差事说不上轻松,但不累。 算是个闲差。 不过怎么说,好歹陈如海现在成了京官。 诚如周氏所说,他不管官大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