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乾隆己酉年的夏天,因为编排珍贵秘籍的事务,我到了滦阳去任职。当时校勘整理的工作早已结束,我只不过是监督视察官吏们,做些给书籍题签、上架收藏的事情罢了。白天时间很长,没有什么要紧事做,于是追忆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回忆起来就马上写下来,完全没有什么固定的体例。这些内容就像野史小说一样,明白它们和真正的学术着述没什么关系;但这些街谈巷议的内容,或许对劝善惩恶还有些益处,姑且交给抄写的胥吏保存下来。我给它命名为《滦阳消夏录》,不过如此罢了。 【老叟化猪怨】—— 胡御史牧亭讲过这么一件奇事。在他老家,有个农户养了头猪。这猪可怪了,见着旁人都好好的,唯独一瞅见隔壁李老头,就跟发了疯似的。眼睛瞪得滚圆,扯着嗓子狂吼,四蹄刨地,凶猛地朝李老头冲过去,那架势,就跟要把人给生吞活剥了一样。 李老头头一回碰上这事儿,吓得脸都白了,撒腿就跑,边跑边骂:“这是哪门子邪乎事儿!我招你惹你了,你这瘟猪!” 打那以后,每次路过农户家,都提心吊胆的,就怕那猪又冲出来。可那猪像是跟他卯上了,只要一听见他的动静,立马就开始躁动。 日子久了,李老头那股子害怕变成了恼怒,心里琢磨:“我还能怕了你这畜生不成!” 他气冲冲地去找农户,一进门就嚷嚷:“我说老弟,你这猪可把我害苦了,天天跟我犯冲,我看不如卖给我,我宰了吃了,也省得天天担惊受怕!” 农户也一脸无奈,挠挠头说:“李大哥,我也纳闷呢,它咋就只对你这样,行吧,既然你这么说,那就按市价卖给你。” 就在李老头打算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庙里听和尚讲经,里头提到 “夙冤” 二字。他心里猛地一震,寻思着:“难不成我和这猪前世有仇?” 这么一想,原本举起的屠刀就停在了半空。 李老头辗转反侧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去找农户。他苦笑着说:“老弟啊,我昨儿琢磨了一宿,觉得这事儿没这么简单,说不定我和这猪前世有纠葛。这世间哪有解不开的冤仇呢?我把它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