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二年八月最后的一个夜晚,日本横滨码头,霓虹灯闪烁,人潮如织。 一位身材修长、戴眼镜穿长衫的英俊青年,背着一个古色古香的书画包,职业般地看了看四周,匆匆来到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作品展销处的柜台前,细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柜台…… 一位日本小姐从里面姗姗走出,肤色胜雪,腰间扎着大缎带,更显曼妙的身姿。她眼眸如星地朝柜台前的英俊青年,微笑地问道:“王至诚先生,要字画吗?” 她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王至诚深吸一口气,回答:“今天,我是来取,在去年展览会上展出的《兰亭序》,据说,就在现在的展销处。” “有证据吗?”日本小姐瞬间变得冷峻,声音也低了下来。 王至诚麻利地放下书画包,从中找到几张照片,摆放在柜台上:“去年春,我求爷爷王怀兰把我的《兰亭序》亲手交给陈师曾,陈师亲赴东京参展。” 王至诚又找出一些资料:“4月25日《中央新闻》上,发表中国一行抵达东京车站,西崖、晨亩等前来欢迎。” 日本小姐瞥了一眼那篇报道,依然不为所动:“我不能单凭一方的证据吧。” 王至诚又找出新的证据:“这是日本拍摄的陈师曾与齐白石的作品,这是生活、艺术剪影,还有在日本艺术院放映时,抢购作品的照片。” “我帮你查一下资料。”日本小姐在证据确凿下,摆着丰臀奔往里屋。 王至诚的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十分钟后,日本小姐回到柜台,神情严肃地说:“很遗憾!没有王至诚《兰亭序》的登记。” 王至诚顿感一阵失落,激动地指着另一张照片:“就是这位戴黑礼帽、墨色眼镜和黑口罩的黑衣人,从展览会上买走了所有的书法作品,包括我的《兰亭序》。” 日本小姐意识到事情的复杂,再次回到里屋,取回来一个画轴,放在柜台上,目光中闪过一丝的紧张:“请打开,店里的规矩是:如果出门……这……你懂得。” 王至诚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轴,指尖轻触着纸面,只扫了一眼,说道:“这幅作品的纸张非晋代,而是民国之物;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是专用的鼠须笔,而是这幅作品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