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240章 本源奇点与终焉抉择
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映出深秋傍晚的阴云,我攥着被揉皱的辞退通知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工位上还摆着昨晚加班的泡面桶,显示器里没保存完的方案被行政总监王斌当着全组人的面删除,他油光发亮的后脑勺在我眼前晃悠:“小林啊,年轻人多历练历练也好,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电梯下降时,手机震动着弹出短信:“林深先生,您 602 室房租已逾期三日,明日将强制清退。” 镜面倒映出我眼下的青黑,口袋里还剩三张皱巴巴的百元钞,连楼下兰州拉面的招牌都刺得我眼眶发疼。 街角的便利店飘出关东煮的热气,我正盯着价目表犹豫,忽然有人撞了我肩膀。抬头撞见位银发老人,黑色风衣下摆扫过我的裤脚,他扶了扶金丝眼镜,沙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小伙子,对智能家居改造项目感兴趣吗?” 说着塞来张烫金名片,上面只印着 “周砚秋” 和一串电话号码。 三日后,我蹲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对着电脑屏幕反复研究那份从天而降的商业计划书。老旧的风扇吱呀作响,计划书里对社区智能改造的前瞻性分析,让我心跳加速。我拨通了那个号码,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声音:“明天上午十点,云鼎大厦 38 楼。” 站在周砚秋的办公室,落地窗外的城市像巨大的棋盘。老人转动着檀木手串:“我观察你很久了,那个被王斌抢走的智能仓储方案,是你独立完成的吧?” 他推来文件袋,“启动资金三百万,我要 49% 股份,你敢接吗?” 创业初期的艰难远超想象。我带着从大学宿舍挖来的三个合伙人,挤在月租两千的商住两用屋里。跑客户时被保安从写字楼赶出来,投资人会议室的冷气冻得人发抖,听他们说 “这种项目没前景”。最绝望时,连服务器托管费都凑不齐,是周砚秋的秘书默默转来五万块,附言只有四个字:“坚持住。” 转机出现在三个月后。我们意外拿下老城区某社区的智能改造试点,靠着连夜调试的门禁系统和智能垃圾分类站,在暴雨夜成功阻止了一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