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市的夏夜,热浪即便到了傍晚,也蛮横地赖在上空,不肯离去。 老旧居民楼内,吊扇慵懒地划拉着,徒劳地搅动着凝滞如固的空气。 “默子,当真不急着查分?旁人家里,怕是早就闹翻天了。” 王秀兰的声音从厨房传来,裹挟着她那标志性的焦灼。她端着一盘冰镇西瓜走出,围裙油渍未解,额角缀满细密的汗珠,可眼神却像被磁石吸住般,频频溜向墙壁上的老式挂钟——那指针每一次颤巍巍的挪动,都仿佛在她心尖上敲了一下。 林默蜷在吱呀作响的沙发里,手中那本《时间简史》的封面早已磨出了毛边。他头也未抬,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己无关。 “慌什么,妈。是好是坏,终究有个定数,它还能长腿跑了不成?” 他的嗓音平稳得像一潭深水,在这高考放榜前夜的焦躁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刺耳。 “嘿,你这小子,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王秀兰将西瓜“砰”地一声搁在茶几上,音量不自觉地扬高,那语气,三分无奈七分恨铁不成钢。 “你爸单位老李家的那小子,估摸着能上个一本线,听讲今天人家阖家都跑去大饭店庆功了!” “那孩子,平日里瞧着,也没见得比你用功到哪里去。” 她又低声补了一句,像是在给儿子强行注入一点虚无的信心,却反而泄露了更深的焦虑。 “咱家不指望你拔尖,默子,你哪怕……哪怕就踩着二本的线,我和你爸也就念阿弥陀佛了。” 她的念叨细细碎碎,每个字都拿捏着分寸,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碰到儿子那根据说相当“脆弱”的成绩神经。 林默指尖划过书页,留下浅浅的印痕,翻到了新的一页。 他岂会不知父母的期望值?低得近乎卑微。 高中这三年,他的分数线就如同股市里无人问津的仙股,稳稳地在低位徘徊,偶尔心血来潮发奋图强,结果下次月考照旧被打回原形,惨不忍睹。 班主任办公室的门槛,他踏进去听训的次数,远比他主动去请教问题的次数要多得多。 “林默这孩子,脑瓜子不钝,就是那心思啊,压根没拴在书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