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野的护目镜上结了一层薄霜,呼出的白雾在零下六十度的空气中瞬间凝成冰晶。 他跪在钻探机旁,手指几乎冻僵,但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片冰芯样本。 这是昆仑站科考队在南纬80度钻取的第三十七段冰层,深达四千米的古老冰层在探照灯下泛着幽蓝的光。 “江教授,气象台说两小时后有暴风雪。” 助手小赵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夹杂着明显的电流杂音。 江天野没有抬头,顺手将冰芯切片放进密封盒。 盒盖上印着《2045-南极-37》的标签,边缘的红色警示条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 突然,他的动作顿住了…… 显微镜的目镜里,一抹不规则的银光刺入江天野的视线。 那东西看上去比雪粒还小,嵌在冰晶缝隙中,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 江天野调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呼吸不自觉地屏住。 他发现那并不是什么矿物结晶,也不是已知的微生物化石。 六边形的金属结构,边缘锋利得如同刀刃,在冷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小赵,把三号分析仪预热。” 江天野的声音有些发颤,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戴在左手手腕上的一块旧表。 那块旧表是女儿小满十八岁生日时送给他的礼物,表盘边缘还刻着“致永不妥协的探险家”字样。 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在此时发出低鸣之音,与此同时,分析仪的屏幕上跳动着数据流。 江天野盯着逐渐成形的三维模型,后背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渗出冷汗。 模型最终以金属残片的形态显现在眼前,整个内部构造呈现出完美的分形结构。 层层叠叠的几何体像是被冻结的雪花,却又带着工业制品特有的秩序感。 “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显示,这东西至少有十二万年历史。” 小赵边说凑近屏幕,他的镜片上反射着跳动的蓝光,“但根据元素分析……” “主要成分是钛合金和硅基复合材料。” 还没等小赵把话讲完,江天野已经接过话头。 他的喉咙有些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