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元旦前夕,东北季风卷过凯达格兰大道,总统府的红砖外墙在夜se中显得格外沉稳。
大厅之内,灯火通明──中华民国,正面对一场关乎命运的历史抉择。
自北京局势崩溃以来已历数周,大陆陷入全面失序:红墙倒塌、军阀割据、多省宣布自治。
曾经统治十四亿人口的政权,如今化为虚影。
而此刻,身为合法继承中国主权的中华民国政府,必须作出决断。
总统府内部的战情中心,大型电子地图投影出最新态势。
北京失控、华北军心涣散、上海与广州由地方武装掌控,南京与其周边地区则处於真空状态,传出使用「民国」年号与青天白日旗的消息。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北京的中央指挥t系已全面瓦解,仅剩两gu对立的集团军分别据守紫禁城与中南海一带,但彼此敌视,缺乏补给。
」参谋总长冷静陈述。
「福建沿海已出现主动与本政府联络的军事单位,江东地区的数个武装团t已非正式表态支持恢复民国秩序。
」国安会秘书长补充。
总统起身,走近战图,目光凝视着标记「南京」的闪烁红点。
「南京——我们的法统之源,也是民国最初的心脏。
七十多年来,我们在这座岛上坚守,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重新接管这片失序的土地。
」四周一片静默。
一位德高望重的顾问缓缓开口:「总统,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历史审判。
我们是去承担,而非征服,是去修补,而非延续仇恨。
」「我们不是起义军,不是流亡者,我们是中华民国,这片土地的合法统治者,唯一留下来、也唯一准备好重建秩序的政t。
」总统声音平稳却坚定。
他回到座位,望向全t官员与将领:「我决定,启动光复大陆应变机制,组成特别行动委员会,展开对华东地区的介入准备。
行动代号:中山。
」这个代号,不仅象徵建国者孙中山的理念,也代表一个国家历经七十年等待後,终於重返历史主场的意志。
中华民国,准备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