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75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深喉作者: 张欣 第一章 呼延鹏有他自己的线人,这些人分布在他认为重要至少也是不容忽视的位置上,不知会是什么时候,子夜或者清晨,他们向他提供线索,以满足他的需要。当然这样一来,呼延鹏就必须拿出大量的时间分批分期地陪这些人泡吧、吃饭、闲聊;把演唱会、音乐会或者月饼票之类的东西颇显随意地送到他们手上,有时一个信封就值800块,呼延鹏喜欢这种形式,而不是提着礼品盒到处乱串,那就太像仅为半斗米就折腰的小人物了。 作为《芒果日报》法制版的记者,呼延鹏觉得有人给他爆料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料,那他写什么呢? 那些花花绿绿的票都是娱乐版的人送的,什么周华健啊梅艳芳啊,国产交响乐团告别金色大厅回国路过临时加演,总之这些演出都派上了用场,月饼票是报社的福利,把福利变成人情,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呼延鹏虽不是剑眉星目,倒也受看,他不是那种美得让人厌烦的男人,确切地说是五官端正的平常人,有一点气势和素质罢了。另外他干净,又是一身布衣,这种人能坏到哪去?呼延鹏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别的暂且不提,只说他大二时便有报刊重金请他去做兼职主编就足以显示他的实力所在,尽管是一本时尚休闲杂志,那也不是有手有脚就能干的,对不对?所以当年《芒果日报》的主编戴晓明亲自到北京挑人,独具慧眼地相中了呼延鹏,那时的呼延鹏年轻气盛,一心要留在皇城根下讨生活,对于南方香蕉苹果之类的报纸视如手纸,又听说这张报纸在若干若干年前还是以当地地名冠称,后来毛主席那一年把别人送给他老人家的芒果亲手送给了工人阶级,为了纪念这件极有意义的事,这张报纸便改名为《芒果日报》。对于这样的奇闻,呼延鹏听起来无异于茶馆里的说书人语。 不过,在与戴晓明的一次长谈之后,呼延鹏突然就决定南下,因为他觉得戴晓明这个人极有胆识,又独具个人魅力,在人治现象普遍的时候,跟对了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南方人欺生,加之无论什么报纸都是党的喉舌,哪会跟你玩什么个性?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