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放下茶杯,补充道:”
现在条件好了,可以搞得更有意义些。
市里准备从水产养殖场订了不少鱼苗,到时候让游客们也参与进来。
“n林颖眼睛一亮,”
这主意不错!
正好可以借机宣传一下咱们的生态农业。
“n第二天一早,村里就热闹起来。
不少城里人开着车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拿着专业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有带着望远镜的观鸟族,还有单纯来凑热闹的市民。
n陈阳的桃园里,几个”
免费试吃“的牌子格外醒目。
红欢欢的桃子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游客们三三两两走进果园,不时传来赞叹声。
n”
老周,快来尝尝这桃子,甜得很!
“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太太冲着不远处的老伴招手。
n老周放下相机,慢悠悠地走过来。”
别着急,我先给这片桃林拍几张照。
你看这光线,还有那边的梅花鹿,构图很不错。
“n陈阳看到是郑老师夫妇,连忙上前打招呼。
这对退休教师是村里的常客,经常带着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
n”
两位老师,坐这儿歇会儿吧。
“他指着荷塘边的凉亭,”
我刚泡的新茶。
“n郑老师放下相机,笑呵呵地说:”
小陈啊,你这儿是越来越漂亮了。
这锦鲤养得多好啊,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n”
要是喜欢,我送两条给您带回去。
“n”
那怎么行!
“郑老师连连摆手,”
我们买,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n最后,老两口挑了四条品相不错的锦鲤。
陈阳又送了一筐新鲜的水蜜桃,看着他们满意而归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n临近中午,村口的广场上已经搭好了台子。
几个大鱼缸摆在台子旁边,里面游动着各种鱼类。
不远处的展板上,详细介绍了这些年村里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n陈刚忙着指挥村民们布置现场,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背。”
小阳,你来看看这些展板的位置合适不合适?“n陈阳走过去,仔细查看了一遍。”
挺好的,就是这块关于候鸟保护的,最好往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挪挪。
“n林老拄着拐杖在展板前驻足良久。”
想不到啊,这些年咱们村变化这么大。
以前光想着怎么从山里河里掏东西,现在反倒学会保护了。
“n”
是啊。
“陈阳望着远处的青山,”
这山这水养育了我们多少代人,也该到我们回报的时候了。
“n下午两点,放生仪式正式开始。
村民们和游客一起,排着队走向河边。
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小桶,里面是准备放生的鱼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